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世界中医药》 > 20189
编号:13587446
脑功能成像技术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8年5月1日 《世界中医药》 20189
     由于无法直接评价脑-肠轴的功能,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枢神经系统在IBS中作用的研究。但近年来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,在IBS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,这一困难也逐渐在被解决。脑功能成像技术可直观的反应脑区功能活动的变化,IBS患者存在内脏高敏感性,而中枢感知异常在内脏高敏感性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。通过fMRI技术观察和分析IBS内脏高敏感在脑功能影像学上的改变,为更清楚地了解IBS的发病机制提供有利手段。

    fMRI主要包括任务态fMRI及静息态fMRI。多数IBS的研究采用任务态fMRI,如给予直肠气囊扩张刺激。IBS患者的内脏感觉阈值较正常人低,在低容积的直肠刺激下IBS患者会出现相关症状(如排便急迫感、疼痛感等症状)。同时fMRI研究发现,IBS患者脑部代谢和内脏感觉的中枢通路与健康人有较大差异,如前额皮质(PFC)、脑岛、丘脑、前扣带回(ACC)等区域激活程度相对较高。而PFC、脑岛、丘脑和前扣带回是痛觉处理的主要脑区,能敏感地感受直肠刺激[7-8],这些脑区的异常活动可能与IBS患者的相关症状有着密切联系。也有国外学者[9]采用PET观察IBS患者和正常人直肠球囊扩张刺激下脑血流量的差异,发现IBS患者在边缘/旁边缘环路有更为广泛的激活 ......
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846 字符